水仙

发布时间:2025/10/27,浏览人次:31

水仙

学名 Narcissus tazetta subsp. chinensis (m.Roem.) masamura & Yanagih.

科属 石蒜科,水仙属

形态特征 鳞茎卵球形。叶宽线形,扁平,长20~40厘米,宽8~15毫米,钝头,全缘,粉绿色。花茎几与叶等长;伞形花序有花4~8朵;佛焰苞状总苞膜质;花梗长短不一;花被管细,灰绿色,近三棱形,长约2厘米,花被裂片6,卵圆形至阔椭圆形,顶端具短尖头,扩展,白色,芳香;副花冠浅杯状,淡黄色,不皱缩,长不及花被的一半;雄蕊6,着生于花被管内,花药基着;子房3室,每室有胚珠多数,花柱细长,柱头3裂。蒴果室背开裂。花期春季。根:水仙为须根系,由茎盘上长出,乳白色,肉质,圆柱形,无侧根,质脆弱,易折断,断后不能再生,表皮层由单层细胞组成,横断面长方形,皮层由薄壁细胞构成,椭圆形。为外起源,老根具气道。球茎:中国水仙的球茎为圆锥形或卵圆形。球茎外披黄褐色纸质薄膜,称球茎皮。内有肉质、白色、抱合状球茎片数层,各层间均具腋芽,中央部位具花芽,基部与球茎盘相连。叶:中国水仙的叶扁平带状,苍绿,叶面具霜粉,先端钝,叶脉平行。成熟叶长30~50厘米,宽1~5厘米。基部为乳白色的鞘状鳞片,无叶柄。栽培的中国水仙,一般每株有叶5~9片,最多可达11片。花:花序轴由叶丛抽出,绿色,圆筒形,中空;外表具明显的凹凸棱形,表皮具蜡粉;长20~45厘米,直径2~3毫米。伞形花序;小花呈扇形着生于花序轴顶端,外有膜质佛焰苞包裹,一般小花3~7朵(最多可达16朵);花被基部合生,筒状,裂片6枚,开放时平展如盘,白色;副冠杯形鹅黄或鲜黄色(称金盏银台。尚有金盏金台——花瓣副冠均为黄色;银盏银台——花瓣副冠均为白色)。雄蕊6枚,雌蕊1枚,柱头3裂,子房下位。水仙花瓣多为6片,也有8片的,酷似椭圆形,花瓣末处呈鹅黄色。花蕊外面有一个如碗一般的保护罩。花葶自叶丛中抽出,高于叶面;一般开花的多为4~5片叶的叶丛,每球抽花1~7支,多者可达10支以上;伞房花序(伞形花序)着花4~6朵,多者达10余朵;花白色,芳香;花期1~2月。果实:为小蒴果。蒴果由子房发育而成,熟后由背部开裂,中国水仙为三倍体,不结种实。

生态习性 水仙为秋植球根类温室花卉,喜阳光充足,生命力顽强,能耐半阴,不耐寒。7~8月落叶休眠,在休眠期鳞茎的生长点部分进行花芽分化,具秋冬生长,早春开花,夏季休眠的生理特性。水仙喜光、喜水、喜肥,适于温暖、湿润的气候条件,喜肥沃的砂质土壤。生长前期喜凉爽、中期稍耐寒、后期喜温暖。因此要求冬季无严寒夏季无酷暑,春秋季多雨的气候环境。白天水仙花盆要放置在阳光充足的向阳处给予充足的光照。因为植物需要通过叶绿素经过光合作用提供养分,这样才可以使水仙花叶片宽厚、挺拔,叶色鲜绿,花香扑鼻。反之,则叶片高瘦、疲软,叶色枯黄,甚至不开花。以疏松肥沃、土层深厚的冲积沙壤土为最宜,pH在5~7.5时均宜生长。

产地及分布 原产亚洲东部的海滨温暖地区;中国浙江、福建沿海岛屿自生,但各省区所见者全系栽培,供观赏。

用途 水仙花在客厅,能让人感到宁静、温馨。客厅是家人团聚和会客的场所,适合选用艳丽插花和高贵大方的水仙花,水仙花放在家里,可以吸收家里放出的噪音,吸收家里放出的废气,释放出清新的空气,从物理学的角度减轻了一个多再一个空间里面多余的负担,舒服的家就是风水好的家。中国水仙花独具天然丽质,芬芳清新,素洁幽雅,超凡脱俗。因此,人们自古以来就将其与兰花、菊花、菖蒲并列为花中“四雅”;又将其与梅花、茶花、迎春花并列为雪中“四友”。它只要一碟清水、几粒卵石,置于案头窗台,就能在万花凋零的寒冬腊月展翠吐芳,春意盎然,祥瑞温馨。人们用它庆贺新年,作“岁朝清供”的年花。水仙花在书房和睡房,营造出一种恬静舒适的气氛。布置的时候应注意营造一个优雅宁静的氛围,可放置水仙这种清秀文雅的花卉,数量不宜过多使整个书房显得文雅清静,环境好了,自然是一块风水宝地,然人做事还是休息都会更加有力量。水仙以鳞茎入药,春秋采集,洗去泥沙,开水烫后,切片晒干或鲜用,有小毒。具有清热解毒,散结消肿等疗效。水仙花花香清郁,鲜花芳香油含量达0.20%~0.45%,经提炼可调制香精、香料;可配制香水,香皂及高级化妆品。水仙香精是香型配调中不可缺少的原料。水仙花清香隽永,采用水仙鲜花窨茶,制成高档水仙花茶,水仙乌龙茶等,茶气隽香、味甘醇。

繁殖与栽培 侧球是最普通常用的一种繁殖方法。储球着生在鳞茎球外的两侧,仅基部与母球相连,很容易自行脱离母体,秋季将其与母球分离,单独种植,次年产生新球。


水仙11.jpg

(图片来自网络,不做任何商业用途,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)

相关资讯